学校首页
读书,完整着我们的生命
作者
第二期“学长谈阅读”嘉宾 袁丹妮
来源
图书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04-23

分享

袁丹妮,保密学院2014级本科生,曾获2016年“澳维康杯”阅读达人二等奖。三年累积借阅图书259册,主要阅读书籍类型是文学社科类图书。

印象里,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儿童漫画》,这是母亲给我订阅的一本杂志,就是这样一本并不起眼的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路。每当母亲把这本杂志带回家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一口气把它看完,甚至晚上等父母入睡之后,还会悄悄打开床头灯看书。如今,我已不记得书上都画了什么,但当时对这本书的热切渴望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阅读的种子。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许多同学害怕学习数学,甚至认为自己对数学一窍不通,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刚接触数学时,没有激发出对数学的兴趣,后期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便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对数学产生畏惧感。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刚开始阅读时,就要培养自己对读书的兴趣。当我们走进一家书店,最需要捧起的是最感兴趣的那本书,哪怕这本书是一本狗血的言情小说而非经典名著,并不是说经典名著不好,而是在阅读的初始阶段,没有太多人生阅历和阅读积淀支撑,不仅读不懂经典,还可能抹杀对阅读的兴趣。

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不要设定过高的阅读目标。我在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看到家中书柜摆着《资治通鉴》这本书,那时感觉自己是时候读这种厚重的书了,便迫不及待找来读,终于还是因无法读懂而告终。这次经历让我产生了抵触心理,潜意识里就觉得它晦涩难懂,至今我再没翻过《资治通鉴》。所以,当你对西方哲学史一窍不通的时候,读《苏菲的世界》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当我们找到感兴趣的书籍时,就要坚持读下去。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经验的积累,我们最终能够鉴别经典书籍和普通读物,形成自己的读书风格。

养成阅读习惯后,我们读的书会越来越多,但我始终坚持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读书。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也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之后才懂得的。

初中,我最喜欢看“心灵鸡汤”一类的书,比如《读者》《意林》等,缺乏人生阅历的我,坚信世界是美好的,努力就会有回报。高中,我读了《1984》《动物农场》《楚门的世界》之后,开始质疑之前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变得消极和偏激,很多时候像个愤青。但随着我的阅读量逐渐增加,各类书中不同的观点、想法不断冲击着我,我对于生活的理解一次又一次被翻新,最终才找到了一个思考的中心点。其实,任何书籍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如果我们读完书,只是把作者思考的结论照搬而不加入自己的理解,那便只能属于信息的复制,收获也少,即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个问题:遗忘。以我本人为例,无论多喜欢的书,隔段时间没有翻看,书中的内容也只能记得个大概。我曾为此苦恼过,质疑过,“读过的书都忘记了,那么,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偶然的一天,我在学校宿舍给衣服缝扣子的时候,突然想起母亲,想起那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顿时眼眶湿润了。这句儿时背过的诗,却在那一刻让我的内心变得柔软,令人激动和惊喜。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也许会忘记,但总有一部分会化作你的骨和肉,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完整着我们的生命。

阅读遗忘不可避免,但通过有效的读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遗忘,比如摘抄、与他人交流、写日记、写读后感等,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悟,看看网友的评论,听听他人的意见。当然,不同种类的书读法不同,比如文学社科类的书籍适合交流探讨,技术型、实用型的书籍需要摘抄要点并且实践。

如果开始阅读的时候不适合过早讨论阅读的目的,那么当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我相信每个阅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阅读带给我快乐,有书在便不会孤独;阅读让原本看起来扁平的世界有了宽度和深度,也有了温度;阅读让我平心静气地对待生活,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就像博尔赫斯所说,“我心里暗暗地设想,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这便是我的阅读之路,平淡无奇却书香四溢。

编辑:赵琳琳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