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嘱托在心、使命在肩,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深情讲述——
强国强军胸中志 新起点上立新功
作者
张士英、张胜、王斯敏、季雅宁
来源
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3-09-18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作出重要指示,对青年学子“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提出殷殷嘱托。

9月18日,《光明日报》07版“光明视野”整版刊发我校师生代表畅谈心声感受,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以《发扬优良传统 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为题,从“听党指挥、为党育人”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瞄准尖端、敢为必成”始终保持为国担当的昂扬斗志,“工学并举、落实到工”始终保持强国强军的鲜明底色三个部分表达了学校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认识、介绍计划落实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声学院教授杨德森,船舶学院教授姚熊亮,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负责人、智能学院教授张伟,船舶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春阳,船舶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高聪等五名师生,结合个人经历、科研成果等深情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报国故事,再现了代代哈工程人锚定强国强军需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达了哈工程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新时代再立新功的豪情壮志。


【报道全文如下】

校长姚郁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勉励学生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勇担海洋强国使命。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作出重要指示,对青年学子“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提出殷殷嘱托。

连日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广大师生深感振奋、广受鼓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哈工程师生将如何切实行动起来,深化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特色、国防底色、工信特色、船海特色、龙江特色,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我们邀请师生代表畅谈心声感受,并请校领导讲述深刻认识、介绍计划落实。

发扬优良传统 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

姚郁

9月7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从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院校,到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再到“双一流”建设高校,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始终保持强国强军的鲜明底色,走在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铸魂育人、强军报国、扎根中国大地办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校将牢记嘱托,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体系,为强国强军打造“永不褪色的国家队”。

“听党指挥、为党育人” 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

从在战火中应运而生,到为“谋海济国”因势而为,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成为学校立校之根本、育人之方向,其精髓和灵魂是“听党指挥、为党育人”,始终保持绝对的政治忠诚。

“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全国各方面力量听党指挥,“哈军工”迅速组建;又应国防建设之需,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战略决策进行分建。作为一所在“哈军工”原址办学的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从海军工程系为主到今天的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始终传承绝对忠诚于党的“哈军工”红色基因、赓续绝对忠诚于党的“哈军工”红色血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学校把“听党指挥、为党育人”的精神标识内化为激发广大师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向心力,内化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创新力,使培养的每名学子都打上“忠诚”的烙印,让“哈军工”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瞄准尖端、敢为必成” 始终保持为国担当的昂扬斗志

“哈军工”诞生于新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急迫需要。筹建时,面对重重困难,“哈军工”“瞄准尖端、敢为必成”,建成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高等教育学府。在毫无经验借鉴的背景下,“哈军工”创造了“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第一艘试验潜艇”等无数个“共和国第一”,始终保持担当作为的昂扬斗志。

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以为国家战略作出重大贡献为核心目标,“瞄准尖端、敢为必成”,打造世界一流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以“三海一核”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在自主创新上引领前沿,不断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为国防现代化、国家重大需求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奋力打造船海核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哈尔滨工程大学胸怀“国之大者”、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举,在国家重大任务和科技前沿探索中聚焦基础研究关键问题,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船海核领域高端急需,聚焦经济社会产业变革,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大平台、大团队、大任务、大成果、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强军事业作出有力战略应答。

“工学并举、落实到工” 始终保持强国强军的鲜明底色

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工学并举、落实到工”,始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定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道路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在“可靠顶用”基础上瞄准“拔尖创新”,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示范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军合作,紧紧围绕重大专项任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全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船海核领域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国防领域顶尖紧缺人才。

面向未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好“哈军工”优良传统,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打造“三海一核”领域国家战略教育、科技、人才力量,努力培养强国强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科技支撑,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姚郁,系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老中青教师代表心声

为万里海疆打造“千里眼”“顺风耳”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 杨德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中)在指导学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科研工作要为国家战略急需服务,个人事业只有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最好的创新不是迭代别人做过的技术,而是要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产出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捧出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1977年,我考入“哈军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自此与水声结缘。在海水中,只有声波能远距离传播。人类所有“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几乎都需要依托水声科学的发展来实现。1994年,我在参加第21届国际声图像大会时,看到国外演示的海上水声仿真技术,那时我就意识到,要想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就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末,我和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颠覆当时国际通用的传统声呐原理,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矢量声呐,建立了水下声场的矢量探测模式。矢量声呐的重量、体积和能耗远低于传统声呐,而目标侦测信噪比却高于传统声呐10分贝以上,成为新型声呐技术的重要支撑,我国也由此成为掌握这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矢量探测技术提出之初,业界质疑声很多。我的老师杨士莪院士对我说:“任何新事物出现都会遭遇质疑,你别在意这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矢量声呐技术研制成功后,被誉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祖国万里海疆打造水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我用大半生来做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选择学习水声学。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今后,我们要把从老一辈手中传承下来的“哈军工”优良传统传递给更多青年,培养出大批既练就过硬本领又心怀“国之大者”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国家需要什么 我们就干什么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姚熊亮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是我从“哈军工”老教员身上学到的。2000年,在我准备去国外进修的前一天,得知一条在研船舶的抗爆抗冲击关键技术需要助力,我果断放弃了出国深造,毫不犹豫地选择为国家需要效力。这一干,又是20多年。

我将所学的势流理论和流固耦合理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并将研究成果编撰成书。后来有人发现,书中提出的流固耦合问题同样可应用于航天领域。我这才知道,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水动力学理论不但能“下海”,还可以“上天”,于是我带领团队开启了国内最早的跨介质动力学方向研究工作。通过十年不懈努力,2022年12月,团队与合作单位建成了拥有国内首个可实现“一次减压,连续实验”的大型水动力试验设施的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为国之重器研制注入强劲动力。

中心进门处,挂着两幅油画肖像,画中人是已故的中国水动力大师、哈工程船舶学院戴遗山教授和以研究船舶结构动力学见长的哈工程船舶学院李维扬教授。对团队来说,这两幅肖像是纪念,更是鞭策。这个项目也是学校船海学科实力的体现,若没有戴遗山教授的势流理论、李维扬教授的流固耦合原理、黄胜教授的空化空泡理论以及徐玉如院士的高度智能化倡导等理论支撑,我们对航行器的运动和受力的测量就是一句空话。

“哈军工”老前辈们穷尽一生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精神,如灯塔般照亮我们团队的前行之路,让我们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接续奋斗 铸就水下“国之重器”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负责人、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伟

连日来,我的耳畔一直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声声嘱托,从事水下潜器研究20年的我深感振奋。

水下潜器是高技术复合体,涉及控制、水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我所在的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深耕海洋运载器的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几代人接续奋斗,只为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面向国家需要,打造水下“国之重器”。

“科技工作者只有把自身技术优势与国家需求方向结合起来,想清楚所学专业与国家需求的相关性是什么,不怕‘题’小、从‘新’入手、持之以恒,才会越走越宽、越站越高、越望越远,最终登上科技创新的顶峰。”团队创始人、我国水下无人平台科技领域的开拓者边信黔教授始终坚定“将科研扎根国家需要”的信念,团队第二代掌门人严浙平教授带领我们接续奋斗,始终以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为己任,不断推进前辈未竟的事业。

40年间,团队在重大科研攻关的锤炼中总结出了敢想、敢为、敢赢、求真、求实、求严的“三敢三求”科研文化,研制出一系列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

立足国家需求做真科研、出真成果,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得到试验的一手数据,团队成员们在海试任务中不畏严寒酷暑,奋勇争先、大胆质疑、认真求证、不断试验,在水下无人平台集群等前沿创新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水下无人平台总体集成优化、自主控制等难题,实现了我国水下无人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青年学子讲述

坐冷板凳 做真科研 出真成果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王春阳

在导师韩端锋教授带领下,我所在的科研团队自2011年起开展极地工程装备研究。2015年,学校成立了极地大科学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科研攻关,学校已成为我国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最主要的单位之一。

2017年,“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对我国极地领域的科学研究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我国极地科研起步较晚,关键装备研发能力不足,诸多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选择极地装备技术方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于是,我坚定地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力争通过多尺度力学方法解决极地环境载荷预报的技术难题。

2018年2月,为了获得冰区载荷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我与团队顶着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在俄罗斯诺维克湾进行冰力学性质的现场实验。极寒天气下,我们冻得上牙磕下牙,手也不听使唤。但我们努力克服困难,在极寒环境下连续工作十几天,为后续冰载荷数值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博士研究的前几年,我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每逢气馁时,我就会想起导师对我的教导。一项科研成果从无到有需要漫长的过程,“哈军工”人都能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苦。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建立了一套极地环境载荷多尺度预报方法,推动极地冰载荷数值研究取得重要进步,为我国极区船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因此,我参加了“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科研任务,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传承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我们新一代会挺膺担当,奋力拼搏。

为梦想勇奋斗 为时代建新功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高聪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怀着对大海的向往之情,2018年,我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结缘,跟随庞福振教授主攻船舶减振降噪技术研究。导师常常督促我们,要把船舶工业国产化当成一件大事去想去做。

船舶越安静,其安全性能就越高。当我在实船测试任务中采集设备振动噪声数据时,船上机械设备振动发出强烈的轰鸣声,这提示我们,我国船舶减振降噪设计水平还有待提升。由此,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决心。

面对船舶减振降噪设计的技术难题,船舶振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缺少理论基础支撑,需要做大量公式推导。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找到一种高效高精度的船舶结构线谱振动分析方法,将船舶振动噪声预报从“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显著提高了求解效率。

科学研究离不开实践,学校派我到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核心技术攻关。经过两年多积累,我逐步掌握了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及控制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蓝鲸2号”海洋平台振动控制。同时,我也作为技术骨干,在导师带领下参与我国十余个型号装备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团队受邀开展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实船评估与测试,我和十几位科研人员组成科技攻关团队,研发了船舶振动噪声测试评估系统,为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添砖加瓦,圆满完成国内首次“一箭九星”海上火箭发射数据采集任务。2022年,该系统再次完成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动态响应数据采集任务,助力了海上火箭发射。

面向未来,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为梦想勇奋斗,为时代建新功。

编辑:赵琳琳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