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校获批3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
袁俊佳 霍萍
来源
科研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12-20

分享

近日,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出炉。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个实验室榜上有名,分别为物理学院为主体建设的海洋光子材料与器件物理实验室,烟台研究院为主体建设的特种运载平台先进电能变换与能量管理技术实验室,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为主体建设的水下推进技术实验室。

海洋光子材料与器件物理实验室: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发光”

研究领域:

海洋光子器件与技术、船舶材料与应用、红外激光材料与物理

发展现状:

海洋光子材料与器件物理实验室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光学工程”学科排名前30%,列全国高校第20位。

实验室聚焦前沿科学问题、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发展海洋光子器件与技术、船舶材料与应用、红外激光材料与物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应用,目前形成一支在国内外具备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队伍,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与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纤技术中心、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和深度的合作关系。

实验室开辟了“纤维集成光学学科”新分支,发展了纤维光子集成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促进了基地的原始创新和前沿科学研究水平。近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项);获得省部级奖10余项,其中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实验室主任:

刘志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黑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从事纤维集成光学领域研究,在纤维集成光子微动力学、纤维集成光子器件及应用、以及新型纤维集成光纤生化传感器等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近五年,累计在发表研究论文136篇,专利转化10项。编写教材1部。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等30多项课题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建设目标:

光子材料与器件物理实验室,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优势办学特色,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关键光学技术,为我国海洋信息装备技术提供支撑,促进船舶工程、海洋感知与探测、海洋开发等领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本实验室旨在开展以海洋光子材料和器件物理为基础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建成以光子材料和器件物理为特色的学科研究体系,发扬优势学科,强化特色专业,以推动先进光子材料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未来10年内,争取建成国内一流、部分领域国内领先的重点实验室,并成为海洋光子器件与技术、船舶材料与应用、红外激光材料与物理等方向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特种运载平台先进电能变换与能量管理技术实验室:为船海、空天“焕能”

研究领域:

海洋能发电中的电能变换与深海能源技术、运载器/海域电力系统及其运管技术、运载器先进电能变换与系统设计技术、运载平台储能系统及其管理技术

发展现状:

先进可靠的电能变换装备及其系统是各类海陆空天运载器效能实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特种运载平台先进电能变换与能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和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以学校A-类“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依托,密切跟踪和吸收国际前沿先进技术,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奥尔堡大学以及昆士兰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实验室面向船海、空天等国家需求,特别是在深远海能源技术、运载器/海域电力系统及其运管技术、运载器电源变换器及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应用研究上取得工程化成果,积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跨越发展。

近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以及工信部基础科研在内的科研项目80余项,依托相关科研项目,实验室在电能管控领域取得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多篇有代表性的高被引论文,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项目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3项。

实验室重视基础研究工作,也特别重视优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先后突破了多项电能变换与能量管理的关键和共性技术,促进了我国特种运载平台高性能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空间电源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等的发展。

实验室主任:

游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及其在运载器电能变换系统、航天电源系统,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30余项课题,先后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能互补海洋能发电的电能变换设备、多型运载平台主功率变换器、运载器多端口电能路由变换系统以及特种水下电源设备等。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

建设目标:

实验室秉承哈工程“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追求,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工业建设需求,面向海洋和空天领域特种运载器电能变换与控制、电能管理与智能调控以及储能技术应用领域的关键和共性技术,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科技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探索人才培养和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鲜明特色的特种运载器先进电能变换与运管系统前瞻共性技术策源地和校企协同研发创新高地。

水下推进技术实验室:“推进”深海探渊高能效

研究领域:

水下推进器设计和评估技术、水下推进新模式机理研究、水下推进交叉融合技术、水下推进目标特性跨尺度测试技术

发展现状:

水下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一,评级为A+,是全国“双一流”学科。

水下推进技术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方向,自船舶推进技术课题组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各种船舶以及水下航行体的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水动力性能分析、辐射噪声预报、节能装置设计等研究,同时注重新型推进模式的研发以及与材料科学、控制科学的学科交叉。经过40余年的研究积累,实验室在水下推进领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主产权的螺旋桨优化设计软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断轴式自航仪以及船舶动力系统全航程性能匹配仿真软件平台;提出的创新性测试方法,解决了流场与介质界面同步捕捉难题。实验室目前已成为水下推进技术基础研究、前沿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生力军。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等1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本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16项,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共100余项,出版专著7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获得海洋工程科技发明奖一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实验室主任:

郭春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主任、船舶总体性能跨尺度测试分析团队负责人,某重点项目技术首席,入选国家级人才。主要从事船舶水动力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提出了近自由液面高频响精细流场测试方法,建立了船舶跨尺度绕流场测试技术体系、船舶-冰-水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试验测试方法,构建了船舶微观流场与宏观力学行为的物理统一,研究成果已获实际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0余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励。

建设目标:

水下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国家战略,针对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升级带来的对水下新型推进技术研究的迫切需求,在实验室现有的技术积累基础上,瞄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思想,发展水下推进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形成具有高效、高速、高机动性等推进技术研发能力,探索水下推进方向拔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深化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积极推进青岛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使水下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高地。

编辑:霍萍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