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船院故事】激情燃岁月 海建厂安家
——杜洁与老战友追忆海建厂筹建岁月
作者
王鹍燕 张一冉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10-30

分享

【编者按】1975年,经六机部558号文批复,我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开启了勇担使命、不畏艰难、抢抓机遇、困境崛起的创业征程。回望40年前的激情岁月,哈船院人面向造船工业和海军现代化建设,以卓越的办学成就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为我们今天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哈船院在学校整个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是学校文化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5年,党委宣传部发起“寻找过去记忆,讲述船院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得到各界师生校友的热情响应。工学周报特开设“船院故事”栏目,与广大师生一起在回顾往事中汲取前进力量,在文化传承中努力向上生长。

2016011221092212.jpg

杜洁手写的25页“哈船院海建厂的筹建与发展情况””及珍藏的书籍

毛主席的工人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里安家。祖国需要建海军,船舶学院把根扎,海建厂里来安家,嘿,海建厂里来安家。……已从学校海建机械厂退休的七八十岁的老职工们唱起这首曾经挂在嘴边的厂歌,眉眼里尽是掩藏不住的骄傲。他们追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那份感动与激情仍然镌刻在内心深处。

哈军工分建后,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为基础筹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作为哈船院的校办工厂,为建设强大海军而创办的海建厂应运而生。海建厂为我国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地方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了大量的国防高科技装备的试制和生产任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任海建厂厂长杜洁与老战友们回忆起当年海建厂的筹建岁月难掩心中豪情。

“事业比天大”的创业故事“1970年7月,按照上级指示我负责筹建校办工厂并任工厂组组长。”海建厂是在最初只有四个人,设备数量几乎为零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的筹建凝聚了一批“海建人”的心血与汗水。“艰难的时期里,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横亘在我们面前,是坚持还是放弃?”在杜洁的带领下,海建厂的创业者们凭着人定胜天的毅力和决心,谱写出一个个“事业比天大”的创业故事。

只有二三十岁的一批年轻人,因为海建厂的筹建聚在了一起。“当时面临的状况,说是一穷二白完全不为过。”杜洁作为筹建小组组长每天骑着自行车往山上跑,到哈军工一个规模很大、实力很强的校办工厂——四海厂要人,动员四海厂的技术骨干援建海建厂,这些人后来成为海建厂创建初期“最踏实的依靠”。“没有钱买设备,我们就一边从四海厂调运支援设备,一边运回其他工厂淘汰的老旧设备,同时还自己摸索着制作设备。”设备的搬运和安装都是厂里的干部和工人们一起动手干,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海建厂很快就投入了生产。

“任务就是命令”是海建厂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大家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鼓舞下,克服设备不足、工种不配套的困境,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发展之路。“没有操作间,就把工件一个一个拎到厕所,在厕所狭小的水池子中进行作业;没有进行电镀的镀槽,就买大塑料盆,在盆里进行电镀;没有工具,就用人力运送和安装设备。”学校三甲实验室门前的一颗大树至今还留在工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他们创业的最佳“伙伴”。“我们在树上挂上导链后卸车就可以把大型零部件运进屋里,节省了不少人力。”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有的事。“虽然每天累得几乎都说不出话来,却从没有人推脱加班任务”。当时,大家都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只要有生产任务就待在厂里连续作业。工人们都吃在车间,“窝窝头、大碴粥、大葱蘸酱在累极了的工人那里也能吃出幸福的滋味。”

1973年,厂里一名姓黄的女同志家里传来母亲生病的消息,几年没有回过家的她打算春节回家探望母亲。但她负责的任务量十分大,没有机器可以测试,数量巨大的参数只能靠人工读数来测试。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一时的耽搁就会拖下整个工作的进度,于是,黄同志主动放弃了春节回家的打算。1974年春天,她的母亲就去世了,黄同志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当时已身怀有孕的她顶着巨大的悲痛仍坚持工作。“既然自己为了工作没有回家,就更要把工作做好,才不愧对自己的这份付出和坚持。”黄同志决定自行设计研制一个自动测试仪,她忍受着妊娠反应和行动不便的煎熬,反复摸索、实践,并成功做出了样机。这一自动测试仪在不同车间进行推广,不仅有效解决了困扰工人许久的测试问题,更将工作效率提高了25倍。黄同志在生孩子的前一天她还坚持工作到晚上7点,并只休了一个月的产假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同事们都笑称“从来没见她抱过孩子”。但就是这样一种“事业比天大”的工作决心续写出一个个动人的创业故事,展现了“海建人”骨子里的倔强与顽强。

“比金子还要珍贵”的温暖友情“无论之前的政治教员,还是原来四海厂的工人,或是由组织调配来的技术人员,大家在海建厂安了家就是一家人。”在艰难的创业阶段,每个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厂里度过的,除亲人之外,最熟悉的就是身边这些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他们在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中磨砺出深厚的友情。“在我们心中,这份感情比金子还要珍贵。”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份组温暖的情谊依旧萦绕在心头。

“一家有难,倾囊相助。”从天津出差回来的孙永年老师一下火车就感到剧烈的头疼,并发起了高烧。当时正好海建厂组织大家去松花江郊游,听到这个情况后,厂长杜洁立即赶回来把孙老师送到校医院。经校医院专家初步检查,认为是急性脑炎,但如误诊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须抽骨髓检查。当时,孙永年的家属却不敢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抢救病人的黄金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为了挽救孙老师的生命,杜洁厂长顶着压力签字。在确诊为急性脑炎后,孙老师因持续发烧出现了神志不清的状况,急需安定丸和输血。于是,一方面动员海建厂的青年工人积极为孙老师献血,另一方面,杜洁厂长与工厂外协员一起连夜开车到省医药大学联系安定丸。在医药大学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救民丸”。“朝夕相处的同事倒在病床上,大家伙都十分焦急。”孙老师的床前从未断过探望的同事,大家积极捐血、捐钱,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孙老师恢复健康。经过治疗,孙永年老师完全康复,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这样温暖的关怀也同样绵延到了海建厂的家属们身上。工友的孩子骑自行车把腿摔骨折了,厂里就把仅有的三辆轿车分出一辆专门送孩子去看病;厂里的领导干部还经常利用节假日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情况,及时帮助职工家属解决实际问题,大到住房困难,小到粮食问题都事无巨细地协调解决,尽量让职工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这些关怀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激励着大家为海建厂的发展不懈奋斗。

尽管有的人后来离开了海建厂走上其他岗位,但曾经一起携手奋进、同甘共苦结下的深厚情谊却从未改变。在历时三个半小时的座谈中,18位参与、经历海建厂创建和发展的老同志们聚在了一起,不断倾诉着当年的情谊,仔细回味着心头的温暖,对这些已白发苍颜的老人们来说,这份记忆依旧历久弥新。

“经得起考验”的高精尖设备七八十年代的生产技术是相对落后的,以海建厂当时的条件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难度可想而知。海建厂上下却始终坚守质量为生命线的生产理念,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标准。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以一批批质量过硬的高精尖产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着力量。

任务不断下发,工作量不断增长,面对艰巨的生产任务,海建厂却始终保持着不低的淘汰率,从而使海建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成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厂里一遍一遍地认真测试,只要产品有一点不符合使用标准就返厂或淘汰。”在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海建厂的生产技术也日臻完善。

“没有机器辅助,人眼就是最可依靠的测绘工具、人手就是最方便的描点工具;没有机器测试,就一遍一遍地手工测试、一次一次地人工读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海建厂制造出一批又一批高精尖设备,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用借来的设备制作的导弹模型顺利通过验收,得到了国防科工委的肯定,并在洲际导弹试验中取得成功;倾全厂之力生产的一系列机型在一年内多次获得各级科技奖励。“我们生产的设备经得起考验!”提起当年的“战绩”大家还是无限自豪。

“我们不仅要出产品、出成果,还要在培训人才上下功夫。”海建厂在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注重不断强化职工的业务培训。通过开办学习班,组织大家对如何办厂和怎样办厂进行集中讨论,使职工们工作热情高涨、创业信心倍增;还坚持开办业余文化技术补习班,并鼓励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到电大、夜大学习,还积极选拔优秀干部和工农兵学员上大学,为学校培养出一批可靠顶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如今,海建厂的旧址早已立起了新的大楼,明亮的走廊、先进的设备、现代化的生产模式……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海建厂的创建与发展已成为一段历史。但创业者们白手起家的奋斗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众志成城的攻坚精神将与那些生动的故事一起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

审核:B_lijia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