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四代接力炼就行业先锋
——记哈工程动力学院振动噪声控制科研团队的报国情
作者
赵琳琳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10-21

分享

“哈工程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各位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精湛的技术、严谨扎实的作风,及团队表现出‘为国担当’的情怀,让我公司和国外专家深感钦佩。”2022年2月28日,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收到了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这是团队近些年收到来自各单位第15封感谢信,团队过硬的技术、严谨的作风,为行业解忧、为国家解难的情怀赢得了行业的认可和尊重。

业内名气响当当,合作伙伴高度认可,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40余载的时光中,四代人的传承接力,振动噪声控制团队在服务国家需求、扎根一线企业过程中,深度融入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在我国船舶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核电站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领域竖起一杆技术过硬的大旗,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船舶动力行业的先锋。

行业的“王牌后盾”

2021年12月末,一通来自招商工业集团的电话,让李玩幽教授眉头紧锁。招商集团出口欧洲,当前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滚装船首次出坞试航时,船舶动力轴系和船体上层建筑振动过大,不符合交付标准。专家论证分析后,一时难以厘清问题机理,导致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延期交船会导致船厂每天缴纳巨额罚金。

很多高校院所都婉拒了该项目,“这不仅是挽回经济损失,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尊严,这个硬骨头团队必须啃。”团队当机立断,紧急集结师生待命,并委派博士倪世威、博士生董烈祎充当先锋立即赶往现场勘测数据。

在缺少设计图纸情况下,倪世威、董烈祎24小时值守现场跟踪测试,并第一时间将数据发回团队。团队争分夺秒地为排除故障出谋划策,分析问题、制定方案。

按照团队的建议,通过现场反演找到了问题所在,进而团队提出更精确地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按照团队给出的策略,船只的轴系振动以及环保测试等多项数值均达到交付标准,船东又追定了两艘船,扭转了中方在技术和商务上的被动局面。

图|倪世威博士(左一)与董烈祎博士生(左二)在船内工作

“在船舱虽然苦,从不感觉孤独,在我们的背后有强大的团队。”倪世威说。“赶上过年,虽然一天都没休息,但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特别自豪。”董烈祎说。

从张志华教授、王芝秋教授、张天元研究员等团队第一代人开始,四代人接力传承,在一项项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一个个错综复杂的难题中,凭借过硬的技术,为国担当的情怀,脚踏实地走过千沟万壑,赢得了业内的认可。

“团队老中青四代接力协作,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让我们中国人在国外专家面前挺直了腰杆。”招商工业集团技术负责人激动地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就是我们解决难题的王牌后盾,从未让我们失望过。”在为704所排除某型公务船柴油机动力输出轴发生大幅轴向窜动问题后,704所某部主任易小冬感激地说。

几十年来,在解决行业难题的同时,动力人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把科研成果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季振林教授多年作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聘专家,指导柳工率先突破了中国工程机械出口欧洲因振动噪声受限的技术瓶颈,助力我国工程机械打开出口欧洲的大门。

杨铁军教授近30年聚焦振动主动控制这一新兴方向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在舰船动力装备低频振动主动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封锁。

靳国永教授针对舰船减振降噪重大需求,带领团队先后突破了声振机理、噪声评估及振动噪声控制等若干项基础理论和技术难题,研究成果为大型船舶研制、声学改进评估和噪声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杜敬涛教授瞄准船舶内燃机、燃气轮机热声振荡与燃烧噪声问题,提出了复杂流热条件下管道腔室结构声振耦合快速预报方法,为解决我国大型舰船大流量排气管道振动难题提供支撑。

率志君、刘学广、朱明刚等老师围绕船舶机电设备开展减振降噪科研攻关,为了准确把握行业需求,经常到企业,与一线人员了解故障情况,带队出海已是家常便饭。

“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40余年来,王芝秋的这句话引领团队一路前行。四代人以国家需要为第一需要的使命感,团队带头人高瞻远瞩,主动谋划学科发展,团队逐渐形成了“3+1+1”的战略布局,由“一般振动控制、振动主动控制、噪声控制”三个传统方向,逐渐衍生出“摩擦润滑、排放控制”两个新兴方向,让振动噪声团队始终走在行业前沿,成为国家在船舶动力装置减振降噪不可或缺的力量。

“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我国船舶动力史上规模最大的专项——“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在12项关键技术中,摩擦与润滑技术被列为亟待攻关的关键技术之一。新兴的专业方向在实现船舶动力系统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必须有人去担当,团队负责人刘志刚从国家战略布局出发,在专业的人才、方向上做了长远的布局,船用摩擦润滑技术成为该项目唯一一个重点培育方向。

依托“低速机工程(一期)”,摩擦润滑技术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2017年学校正式成立船舶设备摩擦学研究中心,依托该中心协同学校力学、材料、机械等相关专业,共同支撑船舶动力装置摩擦润滑方向的发展。

卢熙群、赵滨、史修江、马旋等人在团队支撑下,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船舶柴油机关键运动件摩擦学性能预测分析软件1.0版本,可以替代国外商用软件应用于发动机设计,解决船舶柴油机设计的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

5年时间,船舶动力装置摩擦润滑技术发展为国内领先,在国家“十四五”重大项目“动力提升工程”中,学校被列为摩擦与润滑关键技术的牵头单位。

船舶排放污染受到世界的关注,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强制性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法规。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受到制约,团队支持肖友洪教授到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进行该领域深造,并率先在国内开展船舶柴油机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支撑711所、沪东重机、河柴等单位船舶柴油机净化消声装置的研发。

由于团队在行业领域的杰出贡献,多人被行业领域、区域企业聘为专家学者,柳工科学家、沈鼓科学家、天泵学者等11人次。团队8人次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6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

成员的温暖“家园”

振动噪声控制团队是一支从哈军工时期走来的底蕴深厚的团队,“哈军工传人‘以国家需要、行业需求为己任’的担当与情怀,团队成员如家人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合作精神,是团队走过40年风雨历程的‘法宝’”,振动噪声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率志君说。

20世纪50年代,我国舰船动力研制事业刚刚起步,哈军工舰船内燃机教研室应运而生,为我国的舰船安装强劲十足的“中国心”奋勇向前。

60年代初,国际上军事强国纷纷通过改进内燃机的结构形式以提升舰船内燃机功率密度,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哈军工舰船动力科汇聚王传溥、张志华、王芝秋、张天元、魏荣年等20余名动力学设计、机械设计、试验研究等专业方向的师生与上海101厂设计人员组成菱形发动机联合攻关组,研发团队直接到上海与工人师傅一同吃住,边设计边生产。

“白天下车间,晚上在办公室赶图纸,经常在办公桌就睡了,没有一个人抱怨,心里只想着抓紧时间多画一张图纸、多加工一个零件,尽快完成样机的组装,看看我们的菱形发动机与法国三角形发动机的性能哪个更好。”王芝秋回忆说。凭着这种“敢啃硬骨头”的干劲,三年后,项目一次性试车成功,也由此奠定了学校在行业中内燃机动力研发的地位。

团队第一代成员参与过世界第一艘气垫船“33号艇”的建造,接受过彭德怀总司令的检阅,并为如今相关海洋装备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分段线性的思路,有效地解决舰船柴油机扭转振动的难题,使其顺利交付;参与中国船用动力技术“八五”至“十一五”预研计划等多个重大规划……他们把一生的光和热都奉献给中国舰船动力发展,对学科发展前瞻性的眼光、对科学研究执着探索的精神,为团队及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团队逐渐壮大起来。“船舶动力系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单打独斗、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只有依靠团队才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也许正是由于团队成员的这一共识,使得成员间“家”的观念特别强。无论是谁的项目遇到“卡壳”,“团队齐上阵”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几代人因某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气氛凝重;时而又交流火热,因问题迎刃而解开怀大笑……”动力楼708会议室时常会上演类似的场景。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学术讨论,王芝秋、张天元等老一代人与年轻人一样冲锋陷阵,言传身教地向年轻人传承着哈军工老一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精神理念,几代人的平等交流、倾囊相授,家人般的关心帮助、相亲相爱,让新加入的年轻人迅速融入其中。

2017年以排名第一的身份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85后教师郭宜斌认为:“团队良好的氛围,是自身快速成长的源泉。”从大四开始,他便追随导师李玩幽参与所里的大小项目,亲历王芝秋、张天元教授与年轻人一起不分昼夜分析技术难题,时常被老教授为国担当的家国情怀、有困难大家一起上的团队精神深深感染。

叶天贵自2008年入学到2017年博士毕业留校,一路走来,在团队的沃土中成长,也见证了团队的发展。“我的成绩离不开团队几代人的指导,站在巨人的肩膀,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近年来他作为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等项目10余项,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喜欢向老爷子请教问题,喜欢听老爷子讲曾经的故事……跟他们在一起学习,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成长。”团队年轻成员王东华说。除了技术上、学业上的帮助和指导,邀请老教授们讲授党课是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学习的规定动作,跟随老教授们追寻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今天成长为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国家队”的光辉历程。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发展的平台、合适的位置,团队才能蒸蒸日上,长久发展。”团队结合个人特点,帮助年轻教师规划发展路线,“团队为我规划了发展路径,我需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心无旁骛做自己喜欢的事,压力虽然大,但每天都很开心”李新辉坦言,团队如同一家人,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也体会着家的温暖。

正是这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术民主的团队精神,为国担当、为国家需要担当的家国情怀,让团队成员能够静下心、沉住气的专心学习工作。在四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以来,团队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省部级各项奖励15项,参与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团队获得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黑龙江省“头雁” 团队等荣誉称号。

“真刀真枪”的人才培养

实现我国船舶动力技术自主可控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为国家船舶动力行业培养可靠顶用的人才,是团队的职责,更是使命,也是团队年轻成员共同的信念与追求。“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抗压能力强”这是用人单位对减振降噪控制研究所培养的学生普遍评价。

40多年来,团队紧密围绕装备建设、造船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将科学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科研育人特色模式。

团队重视学生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始终践行“科学-技术-工程”全链条培养方法,鼓励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寻找真问题,炼就学生真刀真枪解决真问题的本领,使学生在参与解决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卡脖子”问题过程中,锻炼和提升科学素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成为有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行业英才奠定基础。

“科研与育人不可分割,深入一线才能学到真本领,增长学生才干的法宝就在船舱里。” 将课堂搬到船舱里面去,是团队多年来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国家迫切需要、行业难题面前,已有一批年轻人成长为中流砥柱。

“虽然在船舱中条件很艰苦,但能够为国家急需问题贡献力量,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任何事无法带来的。”研究生张相元在参加4000吨海警船救援后,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主动申请留在团队攻读博士,继续在专业领域深造。

在参加过“华龙一号”应急发电机组项目后,博士生刘冲培立志携笔从戎,投身国防需要,“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才觉得自己学的专业很了不起,让我觉得距离我的祖国更近。”刘冲培说。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从事的研究与国家需求、与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成为了国家在舰船机电设备振动控制与噪声控制领域科技攻关的生力军。他们先后参与多项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课题研究,解决“希望六号”采油平台、自主研发柴油机、核电应急电站、海警船等10余项重大装备振动故障,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

几十年来,团队累计培养硕士生400人,博士生180人,多人获得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提名、国家级学会优博论文、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1人获中国年度大学生人物称号,团队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科创获奖10余项。毕业生80%进入国防系统单位工作,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成长为领军人才。团队先后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学校科研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为祖国的船舶装上动力强劲的“中国心”,是团队四代人共同的梦想,也是他们一次次攻坚克难、临危受命的动力之源。40余年的时光里,四代人的接力传承,让振动噪声控制团队在业界赢得尊重和认可。也正是“严谨求真,敢为人先”的团队精神,“为国解难、为民解忧”家国情怀的薪火相传,团队才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编辑:赵琳琳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