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党的故事我来讲】党旗在太空中飘扬
作者
黄嘉铭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6-30

分享

一百年前的中国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船以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领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让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又重新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航天家庭的我,见证了这数十年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变化,目睹了无数党员为了国家富强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最终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果,更是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凤凰涅槃的光辉历程。

自力更生 从无到有

小时候放学经常到爸爸工作的研发大楼门口等他下班,我看到门口有一个人的雕塑,就问爸爸:“那个雕塑是谁?”爸爸告诉我说:“他叫任新民,是我们所的第一任所长,他可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大功臣。”随着我慢慢长大,对这位功勋卓著的老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任新民就辞掉了美国布法罗大学讲师的职位,毅然决定返回祖国,加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回国后任新民虽然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过多的选择,需要他从事的工作与他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任新民没有任何抱怨,“党叫干啥就干啥”,只因为怀着一颗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他曾被调到刚刚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担任教研主任并任教,后续又被钱学森纳入麾下,从此任新民便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导弹与航天技术是许多高科技学科和许多基础学科的综合应用技术,“一五”规划后我国许多领域尚属空白,连汽车都不能制造,何况是尖端技术领域的导弹,然而时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后来十一所的前身)主任的任新民同志,面对一切从零的开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带领着一群满怀梦想的航天人开始了艰难的火箭发动机研发之路,先是仿制苏联的近程导弹,接着开始自行设计中程地对地导弹、然后是中程导弹的研制,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次试验验证的失败,克服了工艺、设备、技术等重重困难,最终掌握了火箭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据当时一名普通技术员回忆,他经常在试验室或工厂车间看见任所长忙碌的身影。一次,他把自己设计的直流离心组合式喷嘴图纸给任所长看,任老一边看图纸一边仔细询问他的设计思路,“你采用直流遮挡式设计,到底能不能形成一层保护液膜呢?”。看见领导如此重视,他就大胆地把工作原理,前期试验总结,设计目的一股脑的向所长一一汇报,为了印证方案的正确与合理性,任所长亲自参加了该方案的验证试验,从试验方案的制订,到过程控制,最后实现试验数据的采集,任所长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看到试验结果圆满成功,任所长对喷嘴设计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对当时年轻的技术人员是极大地鼓舞。

任老后来又提出要研制液氢液氧发动机的方案规划,该方案面临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关键技术多等诸多困难,但是能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满足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的规划需求。于是任老和他身后的航天人又一次开始了迎难而上的征程,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之后,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就是在任老这种求真务实、知难而上的精神影响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成年的我步入了大学,在学校的校史馆又看到了任老熟悉的名字,内心更是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老一辈的哈军工人为中国创造许多的奇迹,我作为哈工程学子一定要秉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将哈军工精神发扬光大。

不畏险阻 披荆斩棘

小时候放假父母总是会带我”回沟”去玩,那是他们童年生长的地方,也是我国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的一个三线基地,一次妈妈把我带到一个大山洞前,告诉我这是她们试验室的前身,这个试验室的主任叫杨敏达,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67年国家的三线建设刚刚拉开序幕,杨敏达满含着航天报国的热情和新婚妻子一同来到了位于秦岭的大山沟里,投身到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战略基地的建设中,当时满目荒山,几里内没有村庄,吃的蔬菜需要自己种,住的房子是竹子抹泥的草棚,杨敏达和爱人一起分居到集体宿舍,一起劈山凿洞,退水建房,这样一干就是5个春秋,一个液体火箭发动机泵研究试验室终于在杨敏达的带领下建成了,此后的数十年杨敏达将他毕生的精力都奉献在了这个代号称为”201“洞的地方。

在一次型号产品研制中,一批小泵的试验参数不达标,准备给这批泵判”死刑”之时,杨敏达深知一种产品从设计到定型背后付出的巨大代价,作为试验室主任的他主动请缨,决心通过试验验证找到问题的原因,经过无数个白天黑夜的钻研,一次次变更诱导轮、变更轴向间隙、变更径向间隙……,通过对小泵各种状态的详细测试、数据分析,终于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使这批产品起死回生,并且参加了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杨敏达的这项研究成果获得航天部科技奖,并荣获二等功。

杨主任平时总是对室里的职工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时候冲上去,技术人员更是要亲临一线才能有更多的发现”。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年复一年的操劳,这样一个铮铮硬汉终于累倒了,在他临终之际妻儿、子女守候在身旁他没有醒来,突然搭在病房暖气上的一条毛巾让他惊醒,“快把毛巾从泵上拿开,关闭阀门!”杨敏达用尽全身的力气呼喊着,在场的人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拉着杨主任的手哽咽的说:”杨主任你放心,室里的试验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认真完成。”杨主任听完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醒来,他的儿子爬在爸爸的身上哭喊着:”爸爸,你的眼睛看了一辈子管道,最后就不能看我一眼吗?“就这样年仅52岁的杨敏达同志带着对家人深深的愧疚和对党对国家无限的忠诚走了,他为航天事业献身的耿耿忠魂永远镌刻在了中国航天历史的丰碑上。

听完妈妈的讲述,我被杨主任深深的感动了,望着窗外陆续映入眼帘的那些低矮简陋的房屋,想着无数人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这个大山沟里一待就是几十年,这背后需要多么坚定的信仰来支撑啊,在沉思中我们一家来到了一个叫王家叉的地方,妈妈说那是她小时候住的地方,被1981年的一场洪水冲毁了,那场洪水冲毁了基地70%的公路、桥梁、电缆、宿舍,当时外媒报道:中国的一个导弹基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而此时正是我国航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基地党委果断提出“自己干,三不变”的原则,即交付时间不变,科研经费不变、研制进度不变。面对满目苍夷、泥水横流的景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甚至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基地党委的带领下,整个基地的同志们个个变成了”拼命三郎”,宿舍冲毁了油毡棚搭起来,道路、管线冲断了自己动手接起来,厂房、车间冲坏了自己修起来,仪器设备被泥浆埋住了,一锹一铲挖出来,“一切为了圆满完成型号任务“成为全基地职工的心声,就这样大家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科研生产,确保了在灾后一个月发射的洲际导弹准确飞向太平洋,灾后四十天,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天黑了,我们一家又返回了灯火阑珊的西安,而我的思绪仿佛还在秦岭的大山深处,还在那激情澎湃的年代中徘徊,眼前岁月静好,而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而负重前行,甚至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必将被历史铭记。

继往开来 勇攀高峰

九十年代末,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整个基地也迁出了秦岭来到了西安,中国航天同时也开启了新的里程碑,经过无数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航天从追赶到超越,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从建设空间站到火星探测,无不彰显着中国人勇攀高峰的决心,我不曾见过夜幕中阿里、腾讯的大楼,可是我亲眼目睹过夜幕中灯火通明的发动机研发大楼,亲眼看到过夜幕中归来的父亲和他的同事们胸前那闪闪发亮的党徽。

记得那是一个中秋节,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封班上同学的家书,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转眼又是中秋节了,在万家团圆的节日里爸爸确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心中对你和你妈妈甚是想念,这些年来爸爸的工作越来越忙,因此错失了许多你成长的精彩时刻,对你也是少了许多的陪伴,有时我也会听到你的埋怨,说我在关键时刻总是无能为力,对此爸爸非常愧疚,但是也希望你能理解爸爸,爸爸的工作性质就是要经常出差,这是必须承担的责任,你现在也快要成长为男子汉了,需要开始明白责任的意义了,爸爸对责任的理解就是要利于自己、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当自己的利益与社会、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社会、国家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信中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了新一代航天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是他们继承了老一辈航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让中国的航天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乘风破浪 再续辉煌

每一次的感动如同心灵的沐浴,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用一个个真实的过往诠释了什么叫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些高尚的灵魂涤荡着我的内心,感召着我的灵魂。作为哈工程水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承担着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任,我不仅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习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崇高品质、为我国海洋探测、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我们会继续让党旗在太空飘扬,同时在星辰大海闪烁。

编辑:李孝龙  审核:朱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