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我们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10-15

分享

4年前的诺贝尔文学奖让莫言走入我们的视线,这位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的作家用3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得到世界的认可,他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有些“小众”的写作风格代表中国走向了世界,更为“中国人得诺贝尔奖”这部民族巨著写入了一个令人读来愉悦的楔子。

1年前的“十一”国庆节期间,名不见经传的女科学家屠哟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夹杂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事件一起,再一次点燃了国人的和荣誉感和自豪心。未获院士头衔、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的她以“三无科学家”的名号令人震惊,这样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使我们在激动之外,开始对人才选拔和培养方式有了反思。屠呦呦这个“另类”的科学家的获奖,毫无疑问地让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更深了一层。

时间来到了今年秋天,全世界的人们也等到了收获“诺贝尔奖”的季节。尽管迄今为止公布的获奖名单中没有出现中国人的身影,但是也并不妨碍我们用超越国别和种族的眼光去赞许这些在人类历史上书写着浓墨重彩一笔的人们。悄然间,我们发现,在看待诺贝尔奖的视角上,国人的心态已经出现了变化:从看重结果到关注过程,从略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一言不合就怪评选标准不公平到尊重结果并认可他人成就。这些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改变背后,不仅归功于莫言和屠哟哟在诺贝尔奖上0和1的突破,所带给我们的自信,更折射出我们因为不断努力而生发出的淡定和坚韧、对待差异有容乃大的胸怀。

在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后,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不能不赞!这几年,这些中国创造让世界惊叹》的文章。文中首先提及日本自2000年至今已经摘取了17个诺奖桂冠的事实,在对邻国科技发展之路的震惊之余,我们没有忘记送上真诚的褒奖,但是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中日技术力量差距依旧过大”、“没有获得诺奖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等自怨自艾和妄自菲薄的情感抒发,而是惊喜地发现作者用精心梳理出的港珠澳大桥、FAST、中国国家基因库等一系列令人自豪的重大科技成果给国人以信心,用这些实打实的科技成就显示着中国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从前的我们,哪里会有这样一份从容与淡定?现在的我们,早已学会了面对外界的喧嚣泰然处之,按照自己的步伐,踏实地走着属于我们的科技发展道路。这份改变,来源于国家在实力上的厚积薄发,也来源于个体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改变。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难去忽略这种宏观力量在微观行动者身上烙下的印记。

在国庆期间,央视推出的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中,我们看到了在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狭小的药柱里雕刻火药的整形师徐立平,长年在逼仄的空间里保持静止的作业姿势而使身体形态出现严重的不对称,因此遭的罪可不少。然而尽管在家人和朋友看来这份工作苦得要命,每当说起自己的工作时他却满是骄傲与自豪。正是这样的乐观向上、认真细致、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科技发展不断前进。也正是每一个像徐师傅一样的中国人,对于国家力量的支持转化为用心完成手头的每一份工作,才使得我们能保持自己的步调、前新发展,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此外,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揭晓所引发的讨论中,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文化的进步与融合。“鲍勃迪伦”这个看起来不是那么如雷贯耳的名字从13日的下午开始被人们所熟知,民谣、摇滚、诗人、作家、叛逆、自由,这些看起来颇有些浪漫主义色彩的词语叠加在一起成为对这位新晋诺贝尔奖得主的定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诺贝尔奖的指引下,走进迪伦,得以了解他背后的美国文化。

从大隅良典到鲍勃迪伦,在诺贝尔奖中,我们能看到的太多太多,由此得到精神上的启迪、思想上的转变、观念上的颠覆也难以计算。所以,诺贝尔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具体化的获奖人物和数字,更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其实,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不能仅靠有多少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能衡量,真正的距离不是在数量上而是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看清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特色,坚持自我认同,我们离诺贝尔奖的距离就会愈来愈近。

编辑:B_zhangyiran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