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深层次转变 高层次培养 奋力开创学校“十三五”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作者
校党委书记 谷焕民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12-01

分享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十二五”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学校育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部署未来推动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任务举措。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学校为教学而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学校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是办学的核心使命,是转型升级工程的根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名师等重要指标上取得了突破,为“三海一核”领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大会,就是要在“十三五”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审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进一步统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探索新时期培养一流人才的新举措,奋力开创学校“十三五”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提四点要求:

第一,坚持“学生为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一是坚持“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树人就是要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把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抛弃当前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树立起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多样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终身学习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出既有坚定信念、又有个性特长的大学生,为学生一生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坚持“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要在思想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内在需求,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创造条件。要在制度上鼓励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在课程选择上,尽快实现从学校“配菜”变为学生“点菜”。要在教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符合当前大学生身心规律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根本性改变。

三是坚持“学生为本”,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在我们学校还某种程度地存在,有些教授特别是大牌教授整天忙于科研任务,不给本科生上课,很少与本科生交流。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流的人才培养怎么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又如何体现?重视教学不能只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开展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管理运行,把优秀师资、经费、重点实验室等更多的优质资源汇集到人才培养上来,把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构建出学科支撑人才培养、科研反哺人才培养、管理服务人才培养、后勤保障人才培养的良好局面。

第二,坚持“教师为要”,抓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是坚持“教师为要”,弘扬良好师德师风。教师“德高”才能“才高”。要以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围绕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进一步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贴近性、实效性,引导广大教师修身立德、言传身教,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做学术道德的实践者、模范从教的执行者和师爱育人的开拓者。

二是坚持“教师为要”,激发教育教学活力。教学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文化,体现着大学对培养人才、传播文明、促进发展的精神追求。但是,我通过课堂听课感受到,一些教师的授课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学生也是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归根结底,是这些教师对教学的热爱不够、投入不够、革新不够。下一步,要改革教师评价方法,落实教学一票否决制,在全体教师队伍的思想深处树立“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的价值追求。当然,更多的教师身上有着天生的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对此要重奖、要宣传、要树典型,在全校范围营造潜心致学、淡泊名利的育人文化,全面激发教师投身教育教学事业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教师为要”,提升教师素质水平。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所以,必须把发现、引进、培养优秀教师作为战略任务,不断丰富引进形式、拓宽引进渠道,加快建设一批敢于创新、勇攀高峰、倾心育人的教师队伍,产生更多的教学名师和辅导员人物。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入职以后的全过程培养,建立教师培训制度、落实培训经费、拓宽培训渠道,使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充分的保证。

第三,坚持“创新为魂”,蓄积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动能

一是坚持“创新为魂”,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贯穿我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主线。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中所蕴藏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要素,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科技进展引入教室,将科研精神、科研思维融入课堂。要聚焦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增强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二是坚持“创新为魂”,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新方式。大学的根本特征是创新。要积极开辟校企联合育人渠道,加强学生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名企、大院大所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合作,使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尽快与国际一流对接。要积极应对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推广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加大新媒体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打造有工程大学品牌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是坚持“创新为魂”,健全质量评价机制。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化发展,改变过去把学业成绩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单一考核标准的局面,建立全方位、多主体的评价机制,覆盖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推动基层学术组织落实教学基本规范和各环节质量标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的主体。

第四,坚持“合力为强”,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坚持“合力为强”,加强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站在全局的高度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方向进行,始终沿着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路径推进。

二是坚持“合力为强”,形成全校支持教育教学的生态环境。教师要以育人为天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和培养人才的本分。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新增经费必须优先保证教学需要,新增拨款必须优先用于学生培养,新增教学经费必须优先用于实践教学。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工作重点聚焦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定期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全面了解学生上课、科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这方面,我和校长带头做。其他管理和服务人员要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制度保障和服务水平。

三是坚持“合力为强”,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格局。要以章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抓好配套工作,形成系统、协调、有机的育人工作体系。各单位、部门都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主动在学校育人大格局中找到角色、发挥作用,形成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文化等工作主动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一项涉及长远、牵动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关乎工程大学长远发展的关键一环,我们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深层次转变体制机制,高层次培养一流人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懈奋斗!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