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汪浩平:构建从深海到深空的发展格局
作者
王鹍燕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07-09

分享

汪浩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籍贯江西,哈船院导弹工程系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80级毕业生。曾主持负责国家重点型号某型导弹固体发动机研制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1994年度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奖,2001年度国务院政府津贴,2006年度集团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为总装备部火箭发动机与固体推进剂专家组成员,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八院火箭发动机专业组委员,曾任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动机专业组副组长。参与了我国“十二五”火箭发动机和固体推进剂发展规划与指南的讨论、编制工作。

【编者按】


“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我为母校争光”。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传承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亮丽名片。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在学校60余载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批批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配合“寻找过去记忆,讲述船院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宣传部与校友办联合推出“校友风采”栏目,寻访学校各时期的知名校友,听他们讲述人生的成长轨迹,追忆军工往事、船院故事、工程印记,共话母校未来发展,为回归的心灵架起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为启航的青春打开一片广袤无垠的天地。本期推荐哈船院导弹工程系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80级毕业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副院长汪浩平的母校记忆与情怀。

【人物故事】

“要迅速捕捉与学校学科特色相关的战略信息,实现科研项目对接。将学校科研发展的战略空间由船海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深空探测领域,构建从深海到深空的发展格局。”在上海“闵行航天城”,航天八院副院长、80级校友汪浩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留下一种烙印就足够”

记者:大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请您结合个人的发展轨迹谈谈哈船院的求学经历对您产生的深刻影响。

汪浩平:1980年,我进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发动机专业学习。可以说,在哈船院的求学经历给我的人生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深深影响着我未来的发展轨迹。一入学,老师就向学生讲述国防战略发展规划,描述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老一辈航天人的敬业精神和发自内心的忠诚执着打动了我。从此,投身国防事业,立志航天报国的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大学四年之所以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在于对学生意志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哈军工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下,认真严谨、踏实肯干、果断决策、敢于担当的意志品质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血脉之中。从1984年毕业至今,我在很多工作岗位上锻炼过。既在研究所里从事过一线的技术研究,主抓过型号,也在管理岗位上分管过航天物资调配、军工投资、国企改革等工作,这些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能够从容应对工作岗位的转换,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母校对我的影响一直都在。

离开母校30多年来,心中的牵挂一直都在。我觉得无论个人的发展怎样、业绩如何?都应该始终保有一颗反哺母校的赤子之心,关注母校的发展和进步,竭尽所能地为母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贡献力量。我毕业后一直与学校二系、五系保持着科研合作关系,对到上海发展的校友也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和照顾。在我眼里,他们是“家人”一样的存在。

最怀念的就是上大学的日子。2004年,毕业20周年的时候,我和许多同学一起回到母校,走进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坐在用过的书桌旁拍照留念,一起重温大学时光,共同回忆那些雪天踢足球、逃课排队打红烧肉的难忘经历,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对我来说,大学的记忆留下一种烙印就足够。

“好材料要精心打磨”

记者: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生进入航空八院成为新一代航天人中的一员,请您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谈一谈学校的人才培养。

汪浩平:学校作为上海航天八院人才引起的重点对口单位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进入八院工作。我们哈尔滨工程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功底扎实、踏实肯干,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但我们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需要。那么,要如何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呢?我谈三点看法:

第一,如今的大学教育偏重获取知识,其实学校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在应用层面上,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无法在有限的大学时间里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全,因此,知识的整合能力则更为重要。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它们走上工作岗位上后能够游刃有余的必胜“法宝”。

第二,实行硕士、博士研究生两地培养机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植入”一个“预热”环节。学校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八院就有一批研究生得以深入到航天一线进行研究,提前感受一线的工作环境和单位文化,为今后更好地投入工作打下基础。往往这些学生在后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要明显好过没有类似经历的学生。此外,研究生导师也可以通过科研项目为学生创造工程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三,严把毕业实习关。毕业并不意味着专业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方式专业学习的开始。个人感觉现在的毕业实习与以前不太一样,重视程度也不够。当初我们的毕业实习是全体同学一起到新疆的一个研究院,那里的老师不仅给我们上课,还在实践环节中与我们一起分享、探讨出现工程实践问题,很好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过渡,这样的毕业实习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才有意义。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好材料要精心打磨才能使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构建从深海到深空的发展格局”

记者:学校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请您结合“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几点建议。

汪浩平: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从神十与天宫成功对接到蛟龙深浅突破7000米,国防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掌握了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技术也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

学校“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使得我们在船海领域掌握着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等学校都在积极推进深空探测领域的科学研究。我们在将现有学科继续做大、做强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拓展我们的科研战略发展空间,集中优势学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我们的学科优势向深空探测领域延伸。在满足航天工业需求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将优势学科做精、做细,促进学间的交叉、融合。比如说,随着深空探测领域对空间核动力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可以将我们核学科的研究优势与航天发动机结合,充分发挥出学校在核能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进行“核动力航天器”研究,为核学科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再如,可以将我们在材料学科的研究优势与航天产品制造相结合,在应用卫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等航天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对航空航天材料科学进行开拓性研究;此外,学校在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优势也可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进行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研究。

要迅速捕捉与学校学科特色相关的战略信息,实现科研项目对接。将学校科研发展的战略空间由船海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深空探测领域,构建从深海到深空的发展格局。期待学校能够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展现独具特色的科研实力。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